第四章 总体设计
1. 系统设计包括哪两个阶段?
系统设计包括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两个阶段。
2. 总体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什么?
总体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完成软件结构的设计,确定系统的模块及其模块之间的关系。
3. 什么是模块?模块具有哪几个特征?总体设计主要考虑什么特征?
模块是数据说明、可执行语句等程序对象的集合,可以单独命名且可通过名字来访问。
模块具有输入和输出(参数传递)、功能、内部数据结构(局部变量)和程序代码四个特性。
概要设计主要考虑输入、输出(参数传递)和功能两个特性。
4. 什么是模块化?模块设计的准则?
模块化是按规定的原则将一个大型软件划分为一个个较小的、相对独立但又相关的模块。
模块设计的准则:
(1) 改进软件结构, 提高模块独立性:在对初步模块进行合并、分解和移动的分析、精化过程中力求提高模块的内聚,降低藕合。
(2) 模块大小要适中:大约50行语句的代码,过大的模块应分解以提高理解性和可维护性;过小的模块,合并到上级模块中。
(3) 软件结构图的深度、宽度、扇入和扇出要适当。一般模块的调用个数不要超过5个。
(4) 尽量降低模块接口的复杂程度;
(5) 设计单入口、单出口的模块。
(6) 模块的作用域应在控制域之内。
- 变换型数据流由哪几部分组成?
变换型结构由三部分组成:传入路径、变换(加工)中心和传出路径。
6. 变换分析设计的步骤?
(1) 区分传入、传出和变换中心三部分,划分DFD图的分界线;
(2) 完成第一级分解:建立初始SC图的框架;
(3) 完成第二级分解:分解SC图的各个分支;
(4) 对初始结构图按照设计准则进行精化与改进。
- 事务型数据流由哪几部分组成?
事务型结构由至少一条接受路径、一个事务中心与若干条动作路径组成。
- 事务分析设计的步骤?
(1) 在DFD图中确定事务中心、接收部分(包含全部接收路径)和发送部分(包含全部动作路径);
(2) 画出SC图框架,把DFD图的三部分分?quot;映射"为事务控制模块,接收模块和动作发送模块.一般得到SC图的顶层和第一层(如果第一层简单可以并入顶层);
(3) 分解和细化接收分支和动作分支,完成初始的SC图;
(4) 对初始结构图按照设计准则进行精化与改进。
9. 比较层次方框图与结构图是的异同?
(1) 层次方框图描绘数据的层次结构, 结构图描绘的是软件结构。
(2) 二者都采用多层次矩形框树形结构。层次方框图的顶层矩形框代表完整的数据结构, 下面各层矩形框依次代表上个框数据的子集;结构图 是在层次图的每一个方框内注明模块的名字或主要功能,方框之间的直线表示模块的调用关系,用带注解的箭头表示模块调用过程中传递的信息。
